《漁舟唱晚》是一首頗具古典風格的河南箏曲。樂曲描繪了夕陽映照萬頃碧波,漁民悠然自得,漁船隨波漸遠的優美景象。這首樂曲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在中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首箏獨奏曲。
【樂曲由來】
有關樂曲的由來,眾說紛紜尚無定論,一種認為是30年代中期古箏家婁樹華根據明、清時期的古曲《歸去來》加以改編而成的,另一說法是山東古箏家金灼南早年將家鄉的民間傳統曲《雙板》等樂曲改編而成的。標題取自取自唐代詩人王勃《滕王閣序》中:“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現廣為流傳的婁本前半部分與金本同,后半部分為婁本所獨有。
另可參考:
【賞析】
樂曲開始,以優美典雅的曲調、舒緩的節奏,描繪出一幅夕陽映照萬頃碧波的畫面。接著,以音樂的主題為材料逐層遞降,音樂活潑而富有情趣。當它再次變化反復時,采用五聲音階的回旋,環繞一段優美的旋律層層下落,此旋律不但風格性很強,且十分優美動聽,確有“唱晚”之趣。最后先遞升后遞降的旋律接合成一個循環圈,并加以多次反復,而且速度逐次加快,表現了心情喜悅的漁民悠然自得,片片白帆隨波逐流,漁舟滿載而歸的情景。這首富于詩情畫意的箏曲曾被改編為高胡、古箏二重奏及小提琴獨奏曲。
(樂曲以優美典雅的曲調、舒緩的節奏,描繪漁人在夕陽西下、湖光山色無比優美的時刻,滿載著勞動豐收的喜悅,蕩槳歸舟的歡快情景,表現了作者對祖國美麗山河的贊美和熱愛)
【視頻欣賞】
百科:
【鏈接】央視天氣預報背景曲《漁舟唱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