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曲考源 ·《梅花三弄》與《落梅花》

        作者:網(wǎng)絡(luò)
        左側(cè)寬880
        左側(cè)寬880

        ▲點擊上面藍色“古琴文化網(wǎng)”關(guān)注▲

        僅有很少幾首琴曲能像《梅花三弄》那樣流傳廣泛而且經(jīng)久不衰的。樂曲以其清新流暢的曲調(diào),刻劃出梅花高潔芬芳,不畏嚴寒的生動形象,至今仍在感染著千千萬萬的聽眾。琴家演奏所依據(jù)的譜本大都是《春草堂琴譜》和《蕉庵琴譜》,曲譜的淵源多取明朱權(quán)《神奇秘譜》(1425年)引據(jù)《琴傳》的說法,即晉桓伊作笛曲《梅花三弄》,經(jīng)后人(一說為唐顏師古)改訂入琴曲,流傳至今。

        古琴梅花三弄泛音教學(xué)_泛音梅花三弄古琴譜_古琴梅花三弄泛音減字譜

        我自早年得顧梅羹先生傳授《梅花三弄》,后來又向張子謙先生學(xué)廣陵派彈法,一直對此曲十分喜愛。后來,讀《晉書》桓伊為王徽之吹笛,“為作三調(diào),弄畢,便上車去,主客不交一言”的記載,又與朱權(quán)《神奇秘譜》的解題不同,近幾年有學(xué)者就據(jù)此斷言:既然史書記載桓伊作的是“三調(diào)”那么,說桓伊作《梅花三弄》就完全是無稽之談了。把明、清以來幾十家琴譜的解釋全部否定了。

        這就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曲目既與桓伊無關(guān),則應(yīng)是什么時代的作品?曲譜的來源與演變又是怎樣的情況?不搞清這個問題,近來音樂史研究和教學(xué)中常以此曲為例來窺測魏晉在民間音樂特點的做法,就純屬一種誤解,無異于緣木求魚了!可事實是否如此呢?因而對此曲的來源,作了如下的考證。

        《梅花三弄》的曲名,在最早的版本《神奇秘譜》原注中,還有“又名《梅花引》、《玉妃引》”一段文字;明《謝琳太古遺音》曲名作《梅花曲》;《文會堂琴譜》、《古音正宗》則稱作《梅花》。但《梅花三弄》和這些異名,在早期古琴文獻如《琴歷》、《碣石調(diào)·幽蘭》卷子、宋僧居月《琴曲譜錄》中卻都沒有收錄。

        古語說:禮失而求諸野。讀宋人傳奇《李師師外傳》,其中有“帝賜師師隅笙,命鼓所賜蛇跗琴,為弄《梅花三疊》,帝銜杯飲聽,稱善者再”的描述。雖說是出自小說家的手筆,卻反映了重要的情況,至少可以使我們了解到,北宋已有了此曲,而且“三弄”也稱“三疊”。目前還沒有見到過更早的文字材料,但據(jù)《神奇秘譜》以下的各家琴譜解題,都說《梅花三弄》原系笛曲,這就給我們提供了更早的線索。

        可能是古樂書散亡的緣故吧,音樂文獻所記載的笛曲名很少,但在詩人的吟詠中卻不難見到,如唐李白的《清溪半夜聞笛》:“羌笛梅花引,吳溪隴水清,塞上秋浦月,腸斷玉關(guān)情。”《從軍行》:“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huán)……”《觀胡人吹笛》:“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聲,十月吳山曉,梅花落敬亭……”《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到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令人驚異的是,早期琴譜中所載《梅花三弄》的一些異名,在李白詩中幾乎全出現(xiàn)了。這難道僅是一種偶然的巧合嗎?白居易更有“《六么》《水調(diào)》家家唱,《白雪》《梅花》處處吹的詩句”。正是生動的唐代音樂生活的寫照,可見其流傳之廣。那么,究竟是什么樣的一個“梅花”,竟然能夠家喻戶曉,遠及邊陲僻壤,幾乎成了笛曲的代稱了呢?

        唐段安節(jié)《樂府雜錄》說:“笛,羌樂也,古有《落梅花》曲?!卑础堵涿坊ā芬嗝睹坊洹罚迫嗽娭性仭奥涿贰鼻淖髌窐O多,如高適、杜牧、皮日休、李嶠、韋莊、張祜、譚用之等均有篇什,可見是極有代表性的曲目。而唐人所稱笛曲《梅花引》、《梅花曲》、《梅花》等,都是《落梅花》曲的別稱,在唐代一定極為流行,不然唐代詩人為什么會這樣津津樂道,競相吟詠?這樣的情況,在笛曲中是獨一無二的,無怪乎段安節(jié)僅舉出這樣一個曲目來解釋笛樂了。

        那么,笛曲又是什么時候改變?yōu)榍偾哪??顏師古改訂之說,雖不足憑,但唐初四杰之一的駱賓王詩中有:“鸚鵡杯中浮竹葉,鳳凰琴里落梅花”之句,按琴為梧桐木所制,傳說中鳳凰非梧桐不棲,因而鳳凰琴即七弦琴的美稱,與上句鸚鵡杯對仗。由此可證,梅花一曲,自初唐就已譜入琴曲,其來源就是笛曲《落梅花》。而《梅花引》、《梅花曲》、《梅花》這些異名也是沿承笛曲而來,并非出于琴家的杜撰了。在明代琴譜《琴譜正傳》、《西麓堂琴統(tǒng)》、《楊倫太古遺音》中,此曲的小標題還有“落梅”的段落,尚存古笛曲的遺意?!肚僭沸膫魅帯贩Q《梅花三弄》為顏師古所改編,以駱賓王詩之時代相驗證,都在初唐,倒也相去不遠,看來還是事出有因的。

        《落梅花》一曲的淵源,系漢橫吹曲之一?!稑犯畟骷方忸}說:“《梅花落》本笛中曲也。”劉宋的鮑照、梁吳均、陳后主、唐盧照鄰均有辭,說明自劉宋至唐,一直流傳,未曾中斷。晉桓伊以善吹笛名世,《晉書》所載其為王徽之吹笛:“為作三調(diào),弄畢,便上車去”云云,按《古今樂錄》說笛有“下聲弄、高弄、游弄”;又“張永錄”曰:(平調(diào))“未歌之前有八部弦,四器俱作,在高下游弄之后,凡三調(diào),歌弦一部?!庇纱丝梢姟稌x書》上所稱的三調(diào),不必一定是指的清商三調(diào),在笛曲中,倒更可能是指的高、下、游三弄。因而說,這段記載雖與朱權(quán)所引據(jù)的《琴傳》不同,卻也沒有多大的矛盾。從琴曲來看,所謂一弄、二弄、三弄,即是下準、中準、上中準的三段泛音曲調(diào),這個變奏法不同于其它琴曲,可以想像這是笛曲三弄的遺跡。以琴曲逆測笛曲的“三調(diào)弄”,似乎是以低吹、高吹、低高相間雜吹同一個曲調(diào)而稱之為下聲弄,高弄和游弄了。

        從時代來看,《梅花落》既然為橫吹曲中之笛曲,而且是膾炙人口的代表性曲目,桓伊以善吹笛名世,如果不善吹這首曲子倒是一個怪事了。問題在于這個“為作三調(diào)”的作字,實是演奏之作,而不宜理解為作曲之作,以《晉書》原文參合漢橫吹曲的情況,此處就不難理解了。

        綜上所述,琴曲《梅花三弄》來源于古笛曲《落梅花》,確為漢晉民間音樂遺聲,譜入琴曲的時間當不晚于初唐,流傳至今,在一定程度上還保留著古笛曲的某些特點,實屬難得的佳品,此曲真可謂源遠流長了。

        《梅花三弄》(演奏者:張子謙),建議Wifi環(huán)境下播放!~

        @高山流水,尋覓知音。歡迎轉(zhuǎn)發(fā)本文至朋友圈,讓更多朋友成為知音!@

        =======

        標簽: 梅花 流傳 曲目 唐代 演奏

        左側(cè)寬880
        左側(cè)寬880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影视|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色偷拍另类无码专区|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久久精品亚洲乱码伦伦中文|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亚洲综合激情六月婷婷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亚洲大香伊人蕉在人依线|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BD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 亚洲午夜在线播放|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www.91亚洲| 国产成人人综合亚洲欧美丁香花 |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fuli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 www.亚洲色图|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亚洲图片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 国产亚洲AV夜间福利香蕉149 | 亚洲欧美国产欧美色欲| 夜色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