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琴,是初學琴者都要遇到的問題。學琴之初,無論于琴藝之品鑒還是琴器之識別,就一般初學者而言,水平和經驗往往都是有限的?;貞泴W琴剛開始時,為古琴松沉曠遠的音聲而吸引以至于癡迷,然于"審音之道"可以說是一無所知,于琴曲之鑒賞和琴師之琴藝的認識也完全是外行,只是隨波逐流、欽慕琴師之"名"或年歲之長而已,兼之對琴界和琴人有一種理想主義的迷霧般的感覺,于是無論學琴還是購琴,幾乎都是在無意識狀態下進行的,距現實甚遠。
第一張琴是從某琴師處購得的。當時聽力水平極低,于琴器幾無認識,只是完全信賴他人之言,謂"不可多得"云云,頗興奮了一陣,抱還家中常自摩挲、當作寶貝。數月后彈琴久了,始知散音外尚有泛音、走手音等,且各有要求。于散、泛、按各音之優劣辨析是多年后才漸漸懂得的,當時只覺得走音怎么如此艱難、出音既難且短。看到弦已舊發黃,又以為是弦的問題,購一副新弦換上,感覺依然。這第一張琴實際是一閑置多年的有病之琴。后彈琴時久,隨著鑒琴能力的提高,對古琴音聲品質也有了更高的追求,遂又謀新琴良斫了。有關情況,已在拙文"談談新琴"中介紹,茲不復述,在此應琴友之邀,再談談個人購琴的一些經驗,尤其著重在"審音"方面,或可供各位琴友參考、借鑒。
初習琴者購琴有兩種選擇,一是先購置一張練習琴,或者一步到位、選購一張上品好琴,即所謂"高檔琴"。選購高檔琴當然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更主要的是琴友內心有此需求,即對古琴音聲品質有所追求。這種追求是對好東西的喜愛,也是習琴者藝術品味和琴學素養的一種體現。就此而言,上品良琴價格上的"高"實質是并不高的。若謂真正喜愛古琴,卻舍得購置高檔彩電而不愿以同價覓購一床上品良琴,可謂所重者輕、所輕者重,其于琴之追求是令人存疑的。若一時經濟條件不允許,則可先選購一張練習琴入門,到一定時候再覓購良琴。對于在校學生而言,客觀上往往為經濟條件所限,也只能由此開始。
選購練習琴之要有二:一是重手感,不能抗指并要易于出音;二是重價格之低。其余如音色、音質等可一概不顧,此類琴早晚得轉讓于他人練習,故只要易于習練、價格低廉即可。若想兼顧音聲品質,如許多初學者希望價格不要太高、音聲又要較好,便選擇所謂"中檔琴",我認為是不明智的。隨著習琴的深入,琴將成為琴人生活中的良伴,操之弄之,獨處無悶,極為享受。上品好琴給予琴人的愉悅是只有操弄者自己知道的。彈琴到一定階段,會覺得琴乃活物,如有生命,其音色之美、音質之厚、底蘊之宏闊、韻味之雋永,均予操弄者以深度的喜悅;一吟一猱、一綽一注,似能人語,與你對話。無論音聲還是手感,若選擇所謂"中檔琴",久而久之會覺得是一種遺憾。當然,若對琴無此追求、無此感覺,只要求能輕松彈奏旋律即可,則選中檔琴也無此遺憾了。
另外應該提醒的是,選購練習琴最大的投入實際不是經濟,而是幾年的"彈奏之功",這是些許購琴費的投入所無法比擬的。幾年的"彈奏之功"若施之于上品好琴,可能使琴體的聲音發越而松透,而施之于練習琴則如瓊漿棄于沙土、盡皆浪費,極為可惜。所以,購置練習琴應該是經濟實在困難的不得已的選擇,只要有可能,還是一步到位,選一張良琴為好。
標簽: 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