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中國古琴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距今已有約三千年的歷史。古琴在漢代流行開來,在古代一直享有很高的地位,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是高雅的代表,伯牙、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傳至今。
10月30日晚,第25屆“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天府雅樂》古琴系列音樂會在四川歌舞大劇院奏響。隨著清脆悅耳、悠揚委婉的音律變化,現場觀眾沉浸在美妙的古琴曲中。
戴茹
據悉,此次音樂會是“蓉城之秋”獨奏和室內樂單元的首場演出,由四川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傳承人、古琴演奏家戴茹領銜演奏,其弟子魏玉平、趙虹、陳芝英、徐良鈺子等成都青年古琴演奏家也一并登臺,為觀眾們帶來一場與古人對話的風雅盛宴。
當晚7:30,一首佯狂瀟灑的重奏《竹籬詩意》開啟了本次古琴音樂之旅。該曲是戴茹根據古琴名曲《酒狂》改編創作而成,加入了現代的小打、敲擊等元素,充分展現了竹林七賢集會時把酒高歌,疏狂痛飲的神態,別具風采。
隨后清淡質樸的《佩蘭》、氣韻深沉的《幽蘭》,古琴中的傳世精品曲目《大胡笳》、《廣陵散》,戴茹獨立打譜完成的《岳陽三醉》、《莊周夢蝶》相繼響起,古琴的詩意、幽獨、曠遠自舞臺傳遞而來,奏出成都這座城市從千年骨肉血脈傳承下來的對音樂的熱愛。演出最后,戴茹及其弟子運指搖弦,為大家帶來了古琴重奏《三峽船歌》,一股帶著濃厚“蜀派”風味的主題段落流淌而出,備受觀眾好評。
談及本次演出,戴茹表示:“古琴能夠走進人們的視野中,與當代人產生鏈結和對話,是值得慶慰的,這并不是短暫的一場狂歡,而是在逐步琢磨挖掘這座有歷史底蘊城市的深層次內涵,以古琴文化融入天府文化,更是塑造城市特色、培育城市品牌、傳揚城市美譽的具體體現。我們應當感謝這個時代,讓彼此有更多的機會去探索,去感受心中渴求;去傳承,去延續國樂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