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七夕節,有人陪你一起過嘛?避免讓廣大單身琴友感受這過于濃重的節日氛圍,今天我們不講愛情故事,一起來聊聊古琴界的那些“愛琴”故事~
那些愛琴的皇帝們
1、宋太宗趙匡義
因為喜愛古琴,所以學習周文王和周武王給古琴增弦——“增作九弦琴“,但是又因為不切合實際,而不為琴界所接受,因此九弦琴也未流傳下來。
不過因為最高統治者對于古琴的喜愛,因此自然對古琴藝術有著提倡和鼓勵的作用。宋太宗通過琴待詔見,把散見于各地的名譜集中保存,對于古琴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2、宋徽宗趙佶
宋徽宗對于古琴的喜愛,憑一張《聽琴圖》便可了解,更別說他利用自己皇權“搜羅南北名琴絕品”,并專門設有“萬琴堂”來貯藏這些名琴。其中他最喜愛的便是“春雷”琴,是唐代名匠雷威所作。
3、清雍正帝胤禛
雍正帝常常被影視劇中塑造成多情帝王的形象,但事實上,雍正帝一生勤政,勵精圖治,還被稱為“拼命四郎”,他為康乾盛世的產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作為清朝第一——雍正讓畫師通過畫筆來轉換自己的身份:彈琴的高士、獨釣寒江的老漁翁、乘槎的仙人。
焦尾的故事
《蔡邕別傳》中記載道:吳人做飯時,木材爆裂的聲音被蔡邕聽到后,他立刻辨認出是做古琴的良材。因此從火中搶出木材,后來用這塊木材所制作出的古琴聲音確實十分好。
此外,蔡邕還創作了著名琴曲《蔡氏五弄》,《蔡氏五弄》包括五首作品:游春、淥水、幽居、坐愁、秋思。這些作品不僅在當時受到重視,對于后世琴曲也有影響。
嵇康與《琴賦》
嵇康所作《琴賦》共2332個字,嵇康從琴器之用材、古琴的外在刻繪、古琴的演奏情狀、琴曲的發展等多個角度描繪了古琴之美,不僅如此,僅僅通過“眾器之中,琴德最優“這八個字便表達了自己對于古琴深深的熱愛。
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演奏完琴曲,他所說的那一句“廣陵散于今絕矣”,既是惋惜琴曲,更是為自己嘆惋。
當然,七夕節還是少不了一曲《鳳求凰》。
你還知道哪些關于“愛琴”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