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至13日,第十屆浙派古琴藝術節暨“家學琴傳·西湖月會”系列活動:“壺碟會”雅集、古琴世家暨唐宋元明清五朝老琴西湖琴會在杭州舉行。
西湖月會自1946年徐元白、馬一浮、張宗祥等發起的文人雅集至今已七十余年,當年文人彈琴作畫、詩歌唱和,盡情雅興中傳承著中華的文明和精神。
12月13日晚,“家學琴傳·西湖月會”古琴世家暨唐宋元明清五朝老琴西湖琴會在浙江音樂廳奏響。活動現場匯集了當今古琴最具代表性的11位名家:丁承運、曾成偉、徐君躍、劉善教、吳光同、吳明濤、張赫、丁霓裳、徐樂奇、劉云揚、曾爽。
他們既是古琴各流派的掌門人、古琴教學和研究的前沿人物,亦為各具風格的頂尖古琴表演藝術家。雅集所選曲目皆為古琴傳世名曲,更融匯了唐宋元明清五朝老琴 。
六派名家齊聚杭城
“家學琴傳·西湖月會”古琴世家暨唐宋元明清五朝老琴西湖琴會匯集了蜀派·喻紹澤家族曾成偉、曾爽,廣陵派·張子謙家族張赫,吳門·吳兆基家族吳光同、其子吳明濤,浙派·徐元白家族徐君躍、其子徐樂奇,梅庵派名家劉善教、其子劉云揚以及泛川派名家丁承運、其女丁霓裳。
浙派徐門嫡脈、著名古琴家徐君躍在活動現場奏響了新曲《月舞》。
徐君躍出生于古琴世家,祖父徐元白和父親徐匡華為著名浙派琴家,現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浙派古琴代表性傳承人。不僅是西湖琴社社長、浙江省音協古琴專業委員會長,也是杭州南宋文化傳播大使、G20及杭州城市宣傳片形象代表。
徐君躍琴風沉靜醇厚、細膩蒼勁,手法中正干凈。尤其注重演奏技巧和音樂表現力,風格舒展流暢,極富內涵;旋律處理跌宕多姿,疾徐分明,充滿活力。
《月舞》用古琴特有的典雅音色表達了西湖夜月的魅力,同時寄托了這位古琴大家對祖輩的緬懷與傳承。
杭州市上城區非物質遺產浙派古琴代表性傳承人、浙派最新嫡傳青年古琴演奏家徐樂奇,傳承了父親徐君躍的衣缽,在活動現場演奏了古琴名曲《烏夜啼》。
五朝古琴撥動唐宋元明清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的傳統樂器,至少有3500年以上的歷史。古琴演奏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瑰寶,也是世界文化遺產。自古以琴正心,以琴理性,自2003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來,古琴藝術從鮮有問津轉變為備受追捧,從傳統文人的修養身心之器轉變為當代社會大眾追求高雅文化的標簽。
“家學琴傳·西湖月會”活動現場匯集了唐代古琴“云泉”琴、晚唐-五代“玉玲瓏”、宋代古琴“和潤”、 元代古琴“崐玉”琴、明代古琴“金聲玉振”、明末清初古琴“云門吼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