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5日訊(實習記者 崔昕 記者 楊帆)琴琴聲悠悠,余音繞梁。25日,在第十三屆黑龍江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上黑龍江德韻古琴館創始人、廣陵琴派第十二代傳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制作傳承人張金橋,攜眾弟子為市民講述古琴發展簡史及琴人逸事,展示古琴演奏技法。
張金橋彈奏古琴。東北網實習記者 崔昕 攝
一陣陣悠揚的古琴旋律回蕩在文博會B館上空,市民紛紛駐足聆聽。撫琴者正是張金橋,他輕挑慢撥,天人合一,泛音則如天籟。展會上,以“高山流水覓知音——古琴維度”為主題的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展區文化藝術氣息濃厚,張金橋在文博會期間將全程在報業集團展區與參觀者交流互動,開展古琴體驗課,感興趣的觀眾也可現場報名參與。
此外,展會期間將舉辦張金橋古琴品鑒會,為觀眾介紹講解如何“識琴”及古琴的斫制過程,同時現場演奏簫、塤并講授演奏技法,以古琴元素穿針引線,彰顯古風國韻與現代美學的結合,傳播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琴文化,傳揚君子“中和”的品德、達成“樂教”的目的。
自2003年中國古琴藝術“申遺”成功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后,古琴也漸漸從書齋庭院走向大眾。“對古琴藝術的保護與傳承既是一種使命,更是時代的需要。”張金橋說,作為“廣陵派”第十一代宗師梅曰強先生入室弟子,謹遵師命在東北三省“代師授藝”,創辦德韻古琴館不斷的把古琴藝術引入大眾中去,弘揚廣陵派古琴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