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對精神生活的不斷追求,學習樂器不再是青少年的專利,很多中老年人也加入到學習樂器的行列中。而且現在城市里空巢老人很多,他們退休后交際的圈子變小了,許多老年人無所事事。不過空余時間變多了,能夠接觸新事物的機會也變多了。古琴樂曲有讓心靈凈化并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而且古琴入門比較容易,可以慢慢學習。同時古琴更偏向于個人表達,很適合有點年紀的人彈。所以小編非常建議老人學習古琴。
首先古琴入門簡單,沒有特殊要求,只需要手指條件好。不管是從手指的長度還是對練琴的忍耐度來看都是成年人更適合彈古琴。而且老年人退休后時間充裕,學琴態度會十分積極,每天都花費很多時間練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古琴是裸手彈琴的,對手指必然會有一定的損傷,而且跪指是最容易造成受傷的指法。不過古琴老師一般會先讓學琴者慢慢適應,長出保護的繭子。初學的老年人比兒童學習得更快,所以不必急于求成,放松心態反而進步更快。
其次,人到老年,有更多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大多樂器都是越早學越好,而且需要一定的基本功積累。然而古琴不需要從小學習,更需要拋除功利化的學習用意。所以越是有豐富閱歷,個人見長的人越是能領略古琴的韻味。
從時間,經驗,看法,接受程度來看,少年和老年之間差距非常大。雖然學習能力比不上年輕人,但在自由度高的古琴上,老人的情感表達反而更充分。很多年輕人覺得古琴音不像別的樂器吸引人,會覺得枯燥無味,其實就是閱歷不足,導致無法深刻體會琴音的美妙。
雖然老年人開始學習古琴,練習時間會少于其他齡段,但是他們在處理其他相關問題上可以有更強的主動性。比如時間的自由度,投入資金,交通工具,社交禮儀等,處理這些問題也有利于創造相對良好的古琴練習環境。
彈古琴是一項很好的活動,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都大有益處。而且退休后這個時期很適合學習古琴,既可以消磨時間,又可以娛樂,還可以結交很多益友。
其實老年人學習古琴的主要目的是娛樂自己,培養自己的興趣和提高自我修養,所以可以慢慢學習,只要保證自己每天的練習時間不少于兩小時,基本上不會有什么大問題。
老年人晚年生活孤單,子女忙于工作不在身邊陪伴,而老人在學琴過程中,可以跟同伴一起交流、切磋。這樣既增加了與琴友之間的接觸,也會結交一些朋友,他們的生活也就不再單調。
總之古琴適合各類人群學習,無論目的是什么,都可以嘗試去學習古琴,并且認真學習就可以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用著名演奏家李祥霆先生的話來說:古琴,喜歡就能學會,入迷就能學好,發瘋就能學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