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有幾根弦,你知道嗎?不同的年代的古琴有差別嗎?古琴有幾根弦?據悉,古琴最早只有五根弦,后來才有七根弦。那么,那兩根弦的來歷是什么呢?每根弦的材質歷代以來有哪些變化呢?
古琴有幾根弦
01
古琴,古代稱琴、瑤琴,現代稱古琴、七弦琴。在中國古代文獻《詩經》、《左傳》、《國語》、《呂氏春秋》等都有記載。傳說它的創始人是伏羲、神農。春秋戰國時,著名古琴演奏家和琴曲已經很多。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戰國時期十弦琴和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漢墓七弦琴,都與現在的古琴構造相似。
02
《尚書》載:“舜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可知琴最初為五弦,周代時已出現七弦琴,東漢應劭《風俗通》載:“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為君,小弦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村1號墓出土的戰國中期七弦琴,是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七弦琴實物。到了魏晉時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形制已基本穩定,一直流傳沿續到現在。
03
古琴最初有五根弦,象征著金、木、水、火、土。周文王為了悼念他死去的兒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紂時,為了增加士氣,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稱"文武七弦琴"。
04
古琴雖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寬達四個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個“琴徵”,可以彈奏出許許多多的泛音和按音。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樸而典雅,表現力富有內涵,異常豐富,故古時被文人雅士列為“琴、棋、書、畫”之首;而古箏基本上是一弦1-2個音,同一弦中移動弦馬(柱),可以調作音高,音域寬廣,音量宏大,音色淳厚優美,悠揚悅耳。
古代與現代古琴上的琴弦材質有什么不同?
01
古代多是絲弦,由蠶絲絞股所制。特點是音色古樸、靜謐、甘爽,不足之處是容易斷弦、左手滑音時摩擦聲大、不易護理、價格較貴。
02
現代很多琴人使用尼龍包金屬弦(以“天音”和“木乙”牌為最常用),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由著名古琴家吳景略、張子謙等人倡導、研制的。這種弦的優點是手感潤滑,容易護理,不易斷弦,余韻長,價格較便宜。不足之處是有時余韻過長,音偏甜膩。
標簽: 古琴琴弦 古箏琴弦 古代琴弦材質 現代琴弦材質 古琴古箏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