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流派是怎么形成的呢?琴樂是人心靈的外在體現。不同琴家,對于琴文化的理解,自然也受其天資、性格、個人修養、思想境界、心理狀態的影響。隨著理解的不同,流露于指下,則神韻各異,形成不同的藝術風格。風格相近者,最終形成琴派,就是很自然的事了。琴派的形成,可總結為三個主要因素:地域影響、師承影響、傳譜不同。
所謂地域影響,是指同一地域的琴家,便于尋師訪友,相互切磋琴藝,加之民風相近,性格往往相近。如此相互影響,較易形成默契,形成相同或相近的理解和風格,最終形成琴派。如廣陵派、諸城派、燕山派、蜀山派、嶺南派等皆與地域有關。
所謂師承影響,是指卓越的琴學家,由于其深厚的造詣,獨樹一幟,得到大眾的仰慕,以致琴人相繼隨之學習。如此就形成了不同的師承體系。同一師承的琴家,遵循恩師的教導,往往對琴道的理解和演奏的風格相同或相近,最終形成琴派。
所謂傳譜不同,是指隨著琴譜的普及,不同琴家,依照不同的琴譜鉆研琴學。學習同一琴譜的琴家,則更易形成相同或相近的理解和風格,最終形成琴派。
01、浙派
派名:浙派、浙譜、浙操
形成時期:南宋末年
創始人:郭沔(楚望)主要風格:流暢清和。
代表人物:郭楚望、毛敏仲、徐天民、徐秋山、徐夢吉、徐仲和等
代表琴曲:《瀟湘水云》、《漁歌》、《樵歌》、《胡笳十八拍》等
重要琴著:《琴操譜》、《琴述》、《霞外琴譜》、《琴學名言》、《梅雪窩刪潤琴譜》、《梧崗琴譜》、《杏莊太音續譜》等
02、虞山派
派名:虞山派、熟派
形成時期:明末
創始人:嚴征(天池)
主要風格:清微淡遠,中正廣和
代表人物:李一凡、嚴天池、徐上瀛、吳景略等
代表琴曲:《秋江夜泊》、《良宵引》、《瀟湘水云》等
重要琴著:《松弦館琴譜》、《大還閣琴譜》等
03、金陵派
形成時期:明末清初。
創始人:待考。
主要風格:端莊肅穆,儒雅超然之風又不失嚴謹規范
代表人物:夏一峰、劉正春等
代表琴曲:《良宵引》、《關山月》、《漁樵問答》等
04、廣陵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始人:徐常遇等
主要風格:中正、跌宕、自由、悠遠
代表人物:徐常遇、徐祜、徐祺、吳灴、秦維翰、孫紹陶、張子謙、劉少椿、梅曰強等
代表琴曲:《龍翔操》、《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瀟湘水云》、《廣陵散》等
重要琴著:《澄鑒堂琴譜》、《五知齋琴譜》、《自遠堂琴譜》、《蕉庵琴譜》等
05、浦城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始人:祝桐君
主要風格:指法細膩,瀟灑脫俗,疾緩有度
代表人物:祝桐君、許漁樵、張鶴等
代表琴曲:《漁樵問答》、《陽關三疊》、《石上流泉》等
重要琴著:《春草堂琴譜》、《與古齋琴譜》、《琴學入門》等
06、泛川派
派名:泛川派、川派、蜀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始人:張孔山主要風格:峻急奔放,氣勢宏偉
代表人物:張孔山、顧玉成、顧雋、顧梅羹、夏一峰、查阜西、喻紹澤、朱默涵等
代表琴曲:《鳳求凰》、《雉朝飛》、《梁父吟》、《當歸》、《流水》等
重要琴著:《天聞閣琴譜》、《百瓶齋琴譜》等
07、九嶷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始人:楊宗稷(時百)
主要風格:蒼勁堅實,講究吟猱節奏
代表人物:楊時百、管平湖、李浴星等
代表琴曲:《流水》、《胡笳十八拍》、《幽蘭》等
重要琴著:《琴學叢書》(楊時百)等
08、諸城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始人:王溥長、王雩門
主要風格:清和淡遠(溥長),綺麗纏綿(雩門)
代表人物:王溥長、王雩門、王心源、王燕卿、王心葵等
代表琴曲:《長門怨》、《陽關三疊》、《關山月》等
重要琴著:《桐蔭山館琴譜》、《琴譜正律》等
09、梅庵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始人:王賓魯(燕卿)、徐立孫
主要特點:流暢如歌,綺麗纏綿,大幅吟猱
代表人物:王燕卿、徐立孫、陳心園、朱惜辰等
代表琴曲:《平沙落雁》、《秋江夜泊》、《搗衣》等
重要琴著:《龍吟館琴譜》、《梅庵琴譜》等
10、嶺南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始人:黃景星
主要風格:清和淡雅
代表人物:黃景星、李寶光、鄭健侯、楊新倫等
代表琴曲:《碧澗流泉》、《懷古》、《玉樹臨風》、《鷗鷺忘機》、《烏夜啼》等。
重要琴著:《古岡琴譜》、《悟雪山房琴譜》等。
標簽: 琴派形成因素 地域影響 師承影響 傳譜不同 郭沔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