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學院7月30日訊(記者高敏 王少輝 卜一報道)7月30日下午四點,古琴演奏家、中國琴會名譽會長龔一老師在南區禮堂為同學們帶來題為《談彈古琴》的精彩講座。
“琴者琴也,琴者吟也,吟其心?!饼徖蠋煼謩e從琴道、古琴與古琴藝術的屬性、古琴藝術的功能、現今的“琴況”依次展開講解。龔老師指出,琴道旨歸于“從心”,人的本能。其動人感人之處,可以“人文”寓之。談到古琴與古琴藝術的屬性時,龔老師說道:“彈琴不只是彈琴,如果只是單純的撥動琴弦,那叫音響效果,那是不屬于你的?!饼徖蠋熣 扒僬f”中的古人命意作調弄之趣或古淡或清美或悲切或慷慨,變態無常不可執,告訴我們,隨著內心的感受不同,對于琴曲的表現也會隨之變化。
龔一《談彈古琴》講座現場
為了聽眾能更好地理解古琴曲,龔老師現場以《梅花三弄》為例,細膩地講解了泛音、散音、按音的區別,“這三種琴音,可說是風格迥異,各有千秋。所謂泛音,即左手觸弦如蜻蜓點水,右手同時彈出之音。其音清脆高遠,有時若隱若現,輕盈活潑,如天外之聲,有‘浮云柳絮無根蒂’之喻。所謂散音,即是左手不按弦,僅以右手彈出的空弦音。聲音深沉渾厚,為琴曲的根基,如同大地般堅實,有‘勇士赴戰場’之喻。而按音,即是左手按弦,右手同時彈出之音。聲音婉轉抒情,圓潤細膩,如人婉婉傾訴衷情”,龔老師簡單示范了三種琴音融匯結合的重要性。
“‘不精不誠,不能動人’,不真誠的人連自己也不能感動,正如后來講到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一個不肯正視自己內心的人,必然不會將它加以修正,最后這個人只能是隨波逐流、泯然眾人?!币虼?,龔老師希望諸位同學在大學中,努力修身,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提升自己的內涵,使內心保持澄明清澈。
龔一《談彈古琴》現場演奏
除此之外,龔老師還粗略講述了古琴的歷史、發展,彈琴的基本技巧以及琴的形制等有關古琴的基本知識。講座過程中,龔老師以幾首著名的琴曲貫穿全場,如《瀟湘水云》、《梅花三弄》、《廣陵散》等,讓同學們一邊學習,一邊從琴聲中充分感受到古琴的魅力。
講座在龔老師的演奏中圓滿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