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彈古箏的手指頭上都會綁一個刮片,但是不知道為什么,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彈古箏時帶假指甲的原因吧。
彈古箏時帶假指甲的原因
以真指甲(肉甲)演奏,稱為撥箏;以假指甲(義甲)演奏,稱為彈箏。據 記載,晉代就有:“彈箏以骨爪寸余,以代指也。”杜甫詩中也有“銀甲彈箏用”的句子。肉甲觸弦是以真指甲的指蓋兼指肉撥弦,演奏者手指與琴弦直接接觸,其 發音渾厚溫和,但音量較小;義甲觸弦是指演奏者戴上仿造真指甲蓋的假指甲演奏,其發音華麗清脆.且音量較大。在古箏歷史上,這兩種彈弦法一直交替并行,但 如今,隨著現代改良箏的出現,琴弦多采用鋼絲尼龍弦制成.因此更多的演奏者則采用義甲來彈奏古箏。
通常來講,義甲是厚約一毫米、長約兩厘米、寬約一厘米的橢圓形或長方形片狀物.其質地是卉箏音色變化和演奏優劣的重要條件之一,對其選材和制作工藝的要求 是非常高的.材料的硬、軟、脆、綿,均會不同程度地影響音色。現代義甲的材料多樣,通常分為金屬片(銅、鋼、銀);化學片(賽璐珞、滌綸、硬尼龍);動物 角、甲、骨片(牛角片、玳瑁片、穿山甲片、象牙片)等材質。
假指甲形狀也各有不同:有類似真指甲的.也有長而尖的。
戴假指甲的方法很多:有用氧化鋅膠布纏在手指上的,有用皮套套在手指上的,也有將假指甲卡在真指甲上然后纏以膠布的。
假指甲的使用方法也不盡相同:有的戴在手指外側.有的戴在手指內側。
戴假指甲的數量根據樂曲演奏需要可多可少。最少的要戴三個,即右手大、食、中指各一個;其次是戴六個(兩只手各戴三個)。即雙手大、食、中指各一個;還可 戴八個.即雙手大、食、中、無名指各一個:更多的要戴九個,即雙手大、食、中、無名指各一個再加上右手小指一個。這些戴假指甲的方式應根據自己的演奏習慣 和樂曲需要而定。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彈古箏時帶假指甲的原因了,希望能夠幫到大家。